1、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PP-HU-CN-0121,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2020 IDF指南: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高发*,全球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全球年龄6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万) 2,1. IDF Global Guideline for Managing Olde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20202. https:/www.idf.org/new-guideline-addresses-short
2、falls-diabetes-care-older-people,*我国标准:老年人口为60岁的人口,2020CDS指南: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我国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老年糖尿病: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者1,1. 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 2020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20;53(3):243-251,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 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 2020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20;53(3):243-25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
3、岛细胞功能减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77-79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337-1339,-CRI(mU/mmol/L),P0.01,-CRI,细胞反应指数,反映细胞在某一血糖浓度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情况,HOMA-,P0.01,HOMA-,胰岛细胞功能指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反应指数较低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功能指数较低2,餐后血糖高是老年糖尿病的重要特点,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病程较短,以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为主,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0(1):82-84,约一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不
4、同年龄的老年T2DM患者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正常标准为3.9 mmol/LSDBG,血糖标准差,正常标准为1.4 mmol/L,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纳入337例201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T2DM患者,方福生,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临床特征及控制目标的初步探讨,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高,危险因素众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因素糖尿病病程长使用胰岛素和某些磺脲类药物治疗多重用药饮食不规律或饮食障碍运动自理能力下降低血糖病史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PEG)饲管堵塞,ACCOR
5、D研究显示,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65岁以下患者高50%,2020 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IDF Global Guideline for Managing Olde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2020,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存在多种诱发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n=216,72%),纳入300例、年龄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对其用药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中国卫生产业.2020;13:116,118,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类,老年前患糖尿病,老年后新发糖尿病,特点,P-值,发病年龄(岁),71.70.6,76.50.
6、6,0.0001,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27.93.2,23.05.7,0.0311,平均FBG(mg/dl),172.411.1,132.36.1,0.001,平均A1c(% ),7.40.1,6.90.2,0.011,诊断10年患者比例(% ),76.73.8,10.93.2,0.0001,视网膜病变史(% ),39.44.3,12.63.6,0.0001,使用胰岛素(% ),31.74.7,6.91.3,0.0001,1.Diabetes Care 29:24152419, 20062. Diabetologia. 2020 Dec;56(12):2593-600.3.老年糖尿病诊疗
7、措施专家共识(2020版),1999-2002 美国NHANES调查数据1,在环境因素相似的情况下,患病越晚提示胰岛素细胞代偿能力越好2与进入老年前已患病者比较,老年后患糖尿病者更多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代偿性高分泌3,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需要综合评估老年患者整体功能状态,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个体化,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兼顾空腹餐后,减少血糖波动,1,2,4,3,2020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20;53(3):243-251,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2020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20;53(3):243
8、-251,根据功能状态,控制目标需个体化,2020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20;53(3):243-251,老年糖尿病需保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达到适度的血糖控制”,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兼顾空腹和餐后,减少血糖波动,2020 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1. IDF Global Guideline for Managing Olde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20202.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82
9、-84,对于老年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贡献要相对高于空腹血糖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可能更有利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而不增加空腹低血糖风险,20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糖尿病综合管理和降糖药物合理应用专家筹备会会议纪要,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治疗上以降低餐后血糖和减少血糖波动为主中年期发病延续至老年的T2DM患者:表现为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升高,治疗上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4):246-251,总结: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需求,目录,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选择改善血糖控制,HbA1
10、c达标率高,达标速度快,持续时间长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使用更方便,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可餐后15分钟注射,使用更方便,对于口服药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纳入22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平均年龄74岁),使用*治疗(起始剂量为0.3-0.5 U/kg/天)并观察12周,.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05,*可餐后15分钟注射,不影响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使用更方便,Herz M, et al. Clin Ther. 2002 Jan;24(1):73-86.,一项为期16周、随机、开放性、
11、平行、对照研究,纳入127例、年龄60-80岁、磺脲类治疗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组随机分为餐前亚组(早餐和晚餐进餐前即刻注射)和餐后亚组(早餐和晚餐进餐15分钟后注射),更快实现血糖达标显著降低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使用量少,与*相比,*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能够更快实现血糖达标,.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组(n=51)和*组(n=47),*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N
12、),逐步调整,实现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天),P0.05,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组(n=51)和*组(n=47),*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N),逐步调整,与*相比,*治疗显著降低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与*相比,*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
13、者,随机分为*组(n=51)和*组(n=47),*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N),逐步调整,与*相比,*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更少,.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3(5):383-385,纳入98例、年龄60岁以上、新诊断、老年住院T2DM患者,随机分为*组(n=51)和*组(n=47),*组三餐前起始剂量为早餐8U/天、中餐4U/天和晚餐8U/天,逐步调整;*组三餐前起始剂量均为6U/天(*R),晚8点起始剂量为4U/天(*N),逐步调整,改善患者HbA1c患
14、者HbA1c达标率高,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优于甘精胰岛素,Wolffenbuttel BH, et al. Diabet Med. 2009 Nov;26(11):1147-55.,HbA1c(%),=-1.5,P0.001,=-1.7,P0.001,P0.001,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本研究为DURABLE研究老年亚组的事后分析,纳入480例、年龄65岁、未使用胰岛素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组(n=258,BI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2,QD),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24周
15、的起始治疗,DURABLE研究显示:短期起始治疗中,*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Wolffenbuttel BH, et al. Diabet Med. 2009 Nov;26(11):1147-55.,DURABLE研究是一项为期30个月、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本研究为DURABLE研究老年亚组的事后分析,纳入480例、年龄65岁、未使用胰岛素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组(n=258,BI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2,QD),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24周的起始治疗,临床实践低预混转为乐50后,晚餐后、睡前血糖增幅明显减小,Tanaka M e
16、t al.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 2010,38:674-680,研究目的:评价*50对昼夜血糖波动和餐后血糖的影响研究方法:既往:人胰岛素70/30、门冬胰岛素70/30或赖脯胰岛素25/75 BID治疗转为*50BID方案评价昼夜血糖波动和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入组标准:治疗方案:门冬胰岛素70/30 , 预混人胰岛素30/70 ,赖脯胰岛素75/25HbA1c 7.0%,低预混转为乐50后,血糖波动范围明显减小,Tanaka M et al.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 2010,38:674-680,低预混转为*50治疗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低血糖,假定清晨空腹血糖为0,Tanaka M et al.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 2010,38:674-680,低预混转为乐50,早、晚餐后血糖增幅明显减小,*与转换成*50之前相比,P0.05*与转换成*50之前相比,P0.01,低预混转为乐50后,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在低预混胰岛素7